首頁 > 關於穩聖壇
關於穩聖壇 | 趙公明緣起介紹
-
趙公明簡介
趙公明,姓趙,名朗,字公明,華夏正財神。生於殷商武丁二十五年古曆三月十五日。其母夜夢旭日入懷,甚驚,翌日,產一男嬰,遂取名“朗”。趙朗自幼聰慧過人,三歲後,有異人自雲端來,帶其入東海碧游宮。時終南山有一成精黑虎,禍害百姓,傷人無數,官府束手無策,人心惶惶,晝不敢出,多戶人逃至他鄉。通天教主遂賜“趙朗”字為“公明”,命其下山伏虎為民除害。成精之黑虎甚是兇殘,飛沙走石,遮天蔽日。公明經七晝夜鏖戰,將其降伏收為坐騎。時,名震朝野。
後聞仲舉薦入朝官居大夫,授以倉廩之要職。任時,公明細察百姓交易,以物易物交易不便,遂以當地特有貝殼及玉石打磨燙畫符號,作為交易之憑證,此舉使百姓之交易極為便利,為華夏文明奠定了基礎,推動了人類文明的歷史進程。
偶一日,公明在納粟間夜宿農戶,深夜,隱隱聞得哭聲,聽一老母對子女言:白天要小心老鷹,夜晚更要小心黃鼠狼。孩子問其緣由,其母曰:明早主人殺我以奉公差。一家人抱頭痛哭,公明為奇,尋其聲,驚見牆角一蘆花雞翅下護有幾隻小雛,翌日,公明告其主人勿殺雞。遂將夜間所聞道出。此後,公明深感人生無常,遂辭官歸隱羅浮洞修煉,幸與三霄義結金蘭情同手足。
後西岐姬昌反叛,聞仲屢屢上山請公明下山, 公明曰:師有言,不得助紂,如若助紂,封神榜上有名。太師曰:君食殷商俸祿,大丈夫理應忠君護國安天下,怎可苟且偷生?公明感家國重任,遂騎黑虎披金甲,囊中定海珠縛龍索,左手金印,右手纏海鞭,降魔除妖赴朝歌,官拜元帥。然,天命難違,殞命於陣前。元始天尊察公明之忠義,冊封公明為“金龍如意龍虎玄壇真君”,所轄四路正神,東路神財,招寶天尊蕭升,如意。南路財神招財使者陳九公、招財旗,運財車。西路財神,納珍天尊曹寶,珍珠珊瑚。北路財神,利市仙官姚少司、算盤,帳冊,掌人間財富,查其善惡定眾生吉凶禍福、孤寡貧賤。姜子牙奉太上元始敕令封趙公明為金龍如意龍虎玄壇真君,魂歸故里瓦子崗部落,即現在的趙代村。姜子牙奉元始天尊金冊玉賦封趙公明為五路財神之首,管理人間財富,趙代村現存有宋代財神廟,財神陵墓等。金龍顯現仰天池,九曲蚰蜒河,送財童子顯現蓮花池,石硌子護佑五方,周武王感其造幣利天下,特敕建玄壇元帥廟,萬世祭祀!
宋真宗1012年十月,封趙公元帥為宋聖祖,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。廟號「聖祖」。 「玄」、「朗」二字 避諱 。 元 、 明 以後,趙玄朗逐漸演化成玄壇真君(即趙朗、趙公明)。
趙公明財神的故事
一、入山學道,春三月。
瓦子崗部落(今周至縣集賢鎮趙代村)深夜時分,一趙姓人家突然紅霞滿院,光彩異常。
翌日,鄰里深感好奇,紛紛前來探問趙姓家主。殷商武丁二十五年道:其妻昨夜忽夢旭日入懷,卯時便產下一男嬰。鄰里聞說皆賀之,言其子既誕象而生日後必成大器。趙姓家主滿心歡喜,為子起名‘郎’。趙郎自幼聰慧過人,骨骼奇異,孩提時就展現出不同凡子的一面。 趙郎長至三歲,一日有白鶴童子來至趙家,言其師尊夜觀天象曰;有太陽星君在你家轉世已有三載,今日師尊特命我前來迎接太陽星君回洞府。郎父知道這是天大的機緣,雖不舍但也不願誤了兒子,一家人依依不捨地揮淚道別。白鶴童子遂帶趙郎回碧游宮覆命。
二、下山伏虎
東海碧游宮通天教主于碧雲床運元神。忽然心驚,掐指一算,原有一黑虎禍害百姓傷人無數。教主憫其眾生無故喪命,即命側侍在旁的白鶴童子:“速去請你的師兄來。”白鶴童子,請出一位頭戴紫金冠,身高九尺有餘,面頰黑中透紅,目光含威的道童,虎形豹步來到雲榻前跪拜叩首道:“師尊,喚徒兒有何訓示?”教主正座而曰:“今為師賜你字公明,終南山有一成精黑虎甚是兇殘,傷人無數,你去下山降伏它,為民除害,並在世間歷練一番。” 公明領法旨拜別師父下山。他頭戴紫金冠、身穿紫羅袍,囊中定海珠、縛龍索,一手托金印,一持金鞭,駕祥雲來到黑虎嶺。黑虎嗅出有人靠近,便施展妖術,頓時惡風陣陣,飛沙走石,遮天蔽日。公明盡施所學舉金鞭與黑虎纏鬥,你來我往與黑虎鏖戰了七天七夜。黑虎漸顯體力不支,伏地喘氣,公明趁機以縛龍索拋向空中,隨即化做一條金龍纏住黑虎,公明起身一躍騎於虎背祭起金印,黑虎眼看性命不保忙開口求饒,願為公明坐騎,以保性命。公明見黑虎已馴服,便收了縛龍索和金印,騎上黑虎回瓦子崗看望父母。
三、入朝為官,造幣福民
趙公明行至瓦子崗,負責部落守衛的甲丁遠遠見一名坐騎黑虎、著金甲、威風凜凜的黑面大漢自雲端降下,大驚失色,緊關大門。眾百姓站在門內膽戰心驚的觀看,紛紛議論此為何人?到此何故?公明見此情形,對著城頭大喊:“吾乃趙郎,三歲有白鶴童子接吾入山學道。今學成降伏了作惡黑虎,回家探望雙親。”這時人群中的郎父沖出人群仔細端詳,目中含淚道:“確是我家郎兒,快,快開門。”族長聞言方才命人打開大門,迎接趙郎歸家。 公明降黑虎的事蹟很快就傳到了朝歌,大王得聞命太師聞仲暗訪真假。聞太師來到瓦子崗訪到公明,看到黑虎坐騎確認無疑,回到朝歌回復紂王,並舉薦趙公明入朝為官,任其執掌倉廩,大王允。 公明執掌倉廩時,經常去民間瞭解百姓貿易,看到百姓以物易物甚是不便,便暗自苦思有何種方法可以代替這種傳統模以便民。一次,公明在收粟期間,觀其當地特有一種罕見的五齒貝,便想“如果用貝殼作為等價交易憑證,這樣不就解決了以物換物的問題嗎!“他將這一發現稟明大王,得到了國王及朝野的大力支持,並令趙公明全面負責造幣事宜。公明收購大量的五齒貝殼,經過打磨燙畫、分種別類,終於完成了造幣這一偉大創舉。大王頒令,在全國推行這種新的交易方式,極大的方便了貿易往來,各個部落對此舉措讚不絕口。後來趙公明發現,天然貝殼幣磨損比較嚴重,影響了貿易的公平公正。他又想到,用青銅作為貨幣就能減少磨損,解決這一問題。公明將此想法稟明大王,再次得到大王的支持,並讓他負責青銅鑄幣。經過多次鑽研、反復試驗,終成功造出青銅幣,受到大王的賞賜。趙公明這一偉大發明為華夏文明奠定基礎,開啟了全新的華夏文明,推動了整個人類文明進步。
四、悟道,歸隱羅浮洞
趙公明執掌倉廩期間,為人公正廉明,他嫉惡如仇,體察民情,看到百姓貧賤疾苦,在收粟時從不強拿強要,深受百姓稱讚。 一日收粟時晚,便憩在一田家。深夜,隱約聽到啼哭聲,稍傾聞聽有一老婦對孩子說:“你們白天出去千萬要小心,莫要被老鷹捉去,晚上更要小心被黃鼠狼吃掉。母親不能保護你們了。”孩子們抱著母親哭道:“母親你要去何處,為何不要我們了?”母親哭訴:“非是母親狠心不要你們。是明早主人便要將我殺死以待收粟之公差。”一家人聞言抱頭痛哭。公明聽聞起身,熱血沸騰,定要救這一家人,就順著哭聲尋找。突然,看到床下一隻老蘆花雞,翅膀下護著幾隻小雛甚為驚奇。翌日,公明便問主人是否要殺那只蘆花雞?主人直言是,為招待大人。公明言,便把夜晚之事告之主人,並言:“不要傷其性命,雖然是雞,但也有骨肉之情,莫讓它們分離。”主人聞言甚驚,半天不語。 經此事後,趙公明悟道萬物有靈,世人為惡而不自知,天行有道,人事無常,便辭官,歸隱峨眉山羅浮洞,修煉道法,參悟大道去了,幸與三宵,結為兄妹,情同手足。
五、下山助戰,為國捐軀
趙公明歸隱于峨眉山羅浮洞後,除每天鑽研財富經外,呼吸吐納,日升修習武術功法。把定海珠、纏海鞭、聚寶盆等法器,練得是出神入化。一日,白鶴童子來到羅浮洞,言說師尊有事請他回碧游宮。公明道:“師弟先行,我稍做安排隨後就到。”
公明吩咐童子看好洞府,騎黑虎回到碧游宮。見到師尊,公明跪拜叩首,詢問師尊有何法旨?師尊言道:“天道運轉,商紂失德,天將興周滅紂,天意如此,切記關閉洞府好生修煉,莫參人間之爭。執意為之將封神榜上有名,爾須好自為之。” 公明叩謝師尊,騎黑虎回羅浮洞,對其童子再三叮囑:“誰來拜訪,都說為師雲遊未歸。”後西岐姬昌反叛,聞太師屢屢上山,請趙公明下山助陣, 公明一再推託,曰:“家師有言,不得助紂,如若助紂封神榜上有名。”聞太師聽曰:“君食殷商俸祿,大丈夫理應忠君護國安天下,怎可苟且偷生逍遙自在,冷眼旁觀乎?”公明感家國重任遂答應下山,他騎黑虎,戴金冠,披金甲,囊中定海珠、縛龍索,一手金印,一手纏海鞭,一路降魔除妖赴朝歌,官拜平叛大元帥。然,天命難違,終兵敗,殞命於陣前。
六、冊封財神
周武王順天意,安撫商周戰爭中捐軀隕命的各方英烈,特命姜子牙設立封神台。巍峨的封神台,正中立八卦旗、招魂幡和干支旗號,鎮壓四方。並有三千人馬五方排列。
姜子牙沐浴更衣,拈香于金鼎,酌酒獻花繞台三周。拜畢誥敕,命清福神柏鑒在台下候令,然後頌讀“玉虛宮元始天尊誥敕”。宣讀敕書畢,姜子牙將符籙供放案桌之上,左手杏黃旗、右手打神鞭,站立中央。大呼柏鑒可在,速執引瑰幡接引趙公明進壇聽元始封誥。子牙宣誥:“今奉太上元始敇命,爾趙公明昔為大商倉廩,為官清廉,忠君體民。察民以物易物貿易不便,苦思良方,將五齒貝殼、冶煉青銅幣作為交易憑證,這一創舉,極大方便了百姓,推動了貿易的發展,後捐軀報國忠義可嘉,特賜寶籙慰爾忠魂。今敕封爾為‘金龍如意龍虎玄壇真君’,掌管人間富貴,定眾生吉凶貧賤。率領部下四位正神,分別為招財使者陳九公、利市仙姚少司、招寶天尊蕭升、納珍天尊曹寶。爾等速速奉命!”趙公明等聽罷封號,出壇赴任。
七、魂歸故里
趙郎被周營請來的野仙陸壓,設計收去魂魄後又七箭損命的消息傳來,瓦子崗部落眾族人哭聲一片,皆沉痛悲哀,不知所以。為安撫眾族人,族長定在趙郎家搭設靈台祭奠公明英魂。
祭祀當日,黑、紅、藍、白、黃五色招魂幡置於五方,三牲五果擺滿供案,不少受過公明恩惠的百姓聞訊從四面趕來,跪於堂前嚎啕大哭,悲戚之音三天三夜未有斷聲。祭祀末日夜,浩朗天空突的電閃雷鳴、狂風大作,一聲驚天雷鳴震得天崩地裂,頃刻之間狂風暴雨。有部落族人驚呼“快望天空”。只見空中出現一條金龍搖頭擺尾,頭在山崗,尾擺九下,不久便消失不見。風雨停後,瓦子崗部落旁多了一條九曲小河,山頭上又多出一池塘。族長說“這是趙郎回來以龍顯現,這九曲河就叫龍顯河吧(又叫蚰蜒河),山頭的那片池塘便稱叫仰天池。”
商周大戰後,周武王感其趙公明忠義精神命人將其送歸故里厚葬。大周兵役抬起公明棺槨一路赴瓦子崗,族長代領全族人披麻戴孝跪迎公明靈柩,厚葬於蚰蜒河的灣道處。公明墓左側是石硌子、右側有送財童子顯現的蓮花池風水寶地。清周至縣誌記載,趙公明墓在周至縣東南二十五公里處,古樓觀艮方五公里處,便在現今陝西省周至縣集賢鎮趙代村財神祖廟附近。
八、修廟祭祀
周武王三年,大周定都豐鎬城(今西安市)。後武王勵精圖治、垂拱而治,換得天下太平、萬民樂業、貿易繁榮。武王感其前朝趙公明元帥執掌倉廩期間,公正廉明,體察百姓疾苦,並廢寢忘食解決百姓、部落之間交易不便,創造五齒貝殼、冶金制幣等豐功偉績,實乃百官典範,萬民之幸。公明雖為前朝的元帥,也理應修建廟宇、萬世祭祀。特在其故里瓦子崗部落敕建修築“玄壇元帥廟”(即現在的周至縣集賢鎮趙代村財神故里廟),表萬世功績。
大中祥符五年(1012年),宋真宗封趙公明為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,廟號宋聖祖。明萬曆九年(1581年)“重修玄壇元帥廟廟碑”立玄壇元帥廟大門右邊,讓每一位炎黃子孫永遠銘記趙公明對華夏民族的偉大貢獻。
毛選記載,毛澤東也曾說過,做生意人一年到頭最愛拜財神趙公明。近年來,海外華人、華僑,臺灣政商要員、臺灣新黨主席、人民最大黨主席等各界要人多次前來尋根問祖,朝拜財神趙公明。趙公明無愧為夏華民族正財神之稱。傳財神經、財神功法于千秋萬代
趙公明成道後,為萬代華夏子孫留下了“財神心法”(德、孝、義、和、家)及“君子愛財取之有道”的華夏財富價值觀,後人據其財神心法編整出“財神經”流傳至今。
趙公明武術雖然時間久遠,但也被代代相傳,傳續不斷。當代趙公明武術正統傳承人為周至縣財神廟主持杜宗真道長。其中“公明十八式”是煉精化氣、煉神還虛的上乘功法,可達天人合一、意中無我的最高境界。黑虎拳、黑虎棍、黑虎鞭是趙公明留下勇猛無比、剛柔相濟的實戰系外家功法。黑虎拳、黑虎棍、黑虎鞭傳播廣泛,遍及陝、甘、寧、川、新等地。趙公明武術更是“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”。



